
在塑料生产流程中,除了注塑机、挤出机等核心设备外,塑料辅助机械如同 “隐形的支柱”,通过对原料处理、工艺优化、质量控制等环节的精准干预,保障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。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维度:
原料预处理:从 “杂质” 到 “合格料” 的关键净化
干燥机:消除水分隐患
塑料原料(如 PET、尼龙)易吸潮,若含水率超标,注塑时会产生气泡、银纹或降解。干燥机通过热风循环或除湿技术(如蜂巢式除湿干燥机),将原料含水率控制在 0.1% 以下,避免制品力学性能下降。例如,PET 瓶胚生产中,干燥不彻底会导致瓶身破裂,干燥机的精准控温与除湿能力直接影响成品合格率。
粉碎机:废料再生与边角料回收
生产中产生的水口料、不良品可通过塑料粉碎机破碎成颗粒,重新投入生产。这不仅降低原料成本(废料利用率可达 30%-50%),还减少固废排放。如注塑机产生的浇口废料,经粉碎机处理后可与新料按比例混合,节约原料采购费用。
混合机:物料均匀性的保障
配色、添加助剂(如阻燃剂、增韧剂)时,混合机通过搅拌桨叶的剪切与翻转作用,使各组分均匀分散。以 PVC 管材生产为例,混合机若未将稳定剂、润滑剂充分混合,会导致管材挤出时局部分解或表面粗糙,影响耐压性能。
工艺优化:提升生产效率的 “加速器”
上料机与输送系统:自动化供料的核心
真空上料机、螺旋输送机可实现原料从储料罐到加工设备的无人化输送,避免人工投料的粉尘污染与计量误差。例如,在挤出生产线中,上料机按设定量持续向挤出机喂料,确保熔体压力稳定,防止因供料不均导致的型材厚度波动。
模具温控机:精密控温的关键
注塑模具的温度直接影响制品冷却速率与结晶度。温控机通过循环导热油或水,将模具温度控制在 ±1℃精度内。如生产光学镜片时,模具温度波动会导致镜片折射率不均,温控机的稳定运行是保证光学性能的前提。
除湿机:高吸湿性原料的 “守护者”
对于 PC、PMMA 等对湿度敏感的材料,除湿机配合干燥机使用,可将空气露点降至 - 40℃以下,避免原料在输送过程中二次吸潮。某汽车配件厂使用除湿干燥组合设备后,PC 制件的开裂率从 15% 降至 3% 以下。
质量控制:从 “合格” 到 “精密” 的跃升
计量混料机:助剂添加的 “天平”
色母粒、填充料的精准配比依赖计量混料机的失重式或体积式计量系统。如生产医用输液瓶时,抗菌剂的添加量误差需≤0.5%,计量混料机通过 PLC 控制螺杆转速,确保每批次物料成分一致,避免因助剂失衡导致的灭菌失败。
模温机与冷水机:热管理的 “双保险”
冷水机为模具、液压系统提供恒温冷却,防止设备过热导致的液压油变质或模具变形。在吹塑成型中,冷水机若故障,瓶坯冷却不均会导致瓶身壁厚偏差超过 0.1mm,无法通过密封性检测。
粉碎机筛网与刀片精度:废料回收的品质红线
粉碎机的筛网孔径与刀片间隙决定破碎颗粒的均匀性。若筛网破损,大颗粒废料混入新料,会导致注塑时螺杆卡死或制品出现杂质斑。某家电外壳生产线因未及时更换磨损的粉碎机刀片,导致制品表面颗粒缺陷率上升 20%,返工成本增加 15 万元 / 月。
环保与成本:可持续生产的 “平衡器”
能耗优化:节能型干燥机(如热泵干燥)比传统热风干燥省电 30%-50%,混合机的变频调速功能可根据负载调节功率,降低待机能耗。
废料循环:粉碎机与造粒机配合,使废料再生利用率提升至 90% 以上,减少新料采购量,如年产 1 万吨的注塑厂,废料回收可节约原料成本约 80 万元 / 年。
排放控制:粉尘收集器与异味处理设备,可减少粉碎、干燥过程中产生的 VOCs 与粉尘,符合环保法规要求,避免罚款与停产风险。
版权所有:汕头市合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汕头盛大
粤ICP备15015178号